大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是什么? 如何防治,
大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在烹饪过程中加入一些大蒜可以为菜肴的味道增添很多色彩。大蒜不仅具有调味作用,还具有杀菌作用。它是一种很好的蔬菜。有些人会在自己家里种大蒜,但在种大蒜的过程中会出现大蒜菌核病,影响大蒜的质量。
症状与病原
主要危害大蒜假茎基部。发病初期,病变部位呈水样,病变部位变暗或灰白色。病变部位腐烂,腐烂部位散发出强烈的蒜味。湿度高时,表面会长出白色的羊毛状菌丝,使病株周围的杂草长满白色菌丝并溃烂。蒜鞘腐烂后,上叶枯萎,逐渐变黄枯萎,根、根盘腐烂,蒜瓣散落。一般在5月初以后,麻籽大小的黑褐色菌核在发病部位形成。该病是由菌核病引起的。
蒜菌核病的规律发生
蒜菌核病主要残留在土壤中,或与蒜籽和病渣混合在一起,在夏季和冬季生存。大蒜种子上的菌核和病残体在播种和施肥过程中混合在土壤中。播种初期,少数菌核在秋季萌发,使幼苗发病。一般来说,春季2月下旬以后,土壤菌核相继产生子囊孢子盘。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子囊孢子中喷出,侵入假茎基部,形成菌丝体。果胶酶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溶解寄主细胞中层,使病茎腐烂,菌丝从病部扩散到外围,最终在病组上形成菌核。随着收获,它落入土壤或留在蒜头上,成为第二年的传染源
综合治理措施
作物轮作。大蒜最好种植2-3年,小麦轮作1年,最长连作不超过5年。
选用健康无病大蒜种子。
大蒜病株收获后应及时移除,运出田间深埋。
及时播种,合理密植,基肥充足,有机肥配比合理。氮、磷、钾肥一般施用有机肥5000公斤以上,优质大蒜复合肥150公斤以上。种植密度控制在2.3万-2.4万株/亩。
秋播选用50%以上的菌灵粉或70%的甲基托布汀粉,按0.3%的水量均匀喷洒种子,播种5小时,晾干后播种。
早春,3月下旬一般喷50%,3月下旬喷1500倍50%克罗尔粉或50%多菌灵粉,茎基反复喷7~10d喷1次,防治2次~3次。
[tag]花卉知识[end]
花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