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枝布满荆刺,皂荚布满绒毛,花序梗被黄褐色柔毛占据...这种有点尖锐的美来自世界称之为植物的“熊猫树”—野生绒毛皂荚。它的稀有性令人惊叹。目前世界上只有9株植物,都栖息在湖南衡阳南岳衡山。
9月22日,《三湘都市报》记者采访了两位野生绒毛皂荚的守护者,听他们讲述了熊猫树的故事。
世界上只剩下9株植物,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
9月,绒毛皂荚进入成熟期。位于南岳衡山广济寺的野生绒毛皂荚形成了布满棕色绒毛的豆荚,随意落在布满荆棘的树枝上,散发出“只能从远处看”的冷美。野生绒毛皂荚矗立在山上,就像一个不喜欢活泼的学者,在时间的旋转中保持着自己的姿势。豆荚随风轻松,伴随着寺庙里的钟声,似乎在低声唱歌。
“野生绒毛皂荚非常珍贵,世界上只有9株,是严肃的国宝。南岳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技科副科长匡代勇表示,绒毛皂荚是中国十大濒危物种之一,也是南岳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旗舰物种,也是南岳衡山的独特物种。世界上仅存的9株野生绒毛皂荚都位于南岳,堪称“活文物”。对南岳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野生绒毛皂荚喜欢海拔较高的谷物和潮湿的地方。此外,它的花性、单性和杂性同时共存。单花植物较多,雄花早熟,雌花难受粉末,结出果实。”谈到野生绒毛皂荚如此罕见的原因,与之打交道多年的匡代勇说,野生绒毛皂荚对生活环境要求很高,自然繁殖非常困难。
为什么世界上唯一的绒毛皂荚都生活在南岳衡山,从一亿年前开始。当时,地球的气候非常温暖。到第四纪,地球变冷了,其他地方的绒毛皂荚相继灭绝。南岳衡山的小地方属于山地冰川的局部地区,保存了绒毛皂荚。南岳衡山是野生绒毛皂荚的最后一个“避难所”,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人。
接力保护,人工培育,让它“安定下来”
“绒毛皂荚的茎刺和果实除了重要的研究价值外,还可以入药。荚果富含胰皂素,可作为丝绸和家具的洗涤剂。木材致密,树冠优美,荚被黄褐色绒毛覆盖,枝条悬垂,微风吹动,金光闪闪,非常漂亮,可作为园林观赏树种,抢救和保护绒毛皂荚具有重要意义。说到绒毛皂荚,湖南南岳树园副主任旷柏根滔滔不绝,从事保护和研究多年。自1996年以来,他一直与绒毛皂荚打交道。
事实上,保护野生绒毛皂荚的任务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现在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松柏根。幸运的是,它取得了新的突破。
“从1956年到2020年,5株野生绒毛皂荚在64年间死亡。根据目前个体死亡的速度,绒毛皂荚可能会在80年内消失在地球上。“旷柏根介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2019年,南岳衡山建立了绒毛皂荚当地种质资源库。通过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不仅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保存物种,还可以通过原地保存将物种返回原生群落,扩大野生种群数量,形成更新林。
“目前,不同地方的种质资源库分为一个主库和两个副库,总面积61.25公顷,共有1210株人工培育的绒毛皂荚。”令旷柏根兴奋的是,全国十几个地方都有从当地种质资源库引进的绒毛皂荚,“熊猫树”出现在全国各地。
[tag]花卉知识[end]
花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