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叶梅(小桃红)的鉴赏、栽培和维护
花木君
《塞上即目俚语十首》(其三)
【清】缪烜
杏枝接榆,花簇如郁李。
名玉叶梅,簪满村中姐。
这是清朝咸丰时期苗轩写的一首关于榆叶梅的诗。这首诗很简单。然而,这是一首早期描述榆叶梅的诗,表明杏花嫁接在榆树上。它是粉红色的,鲜花盛开,就像郁李一样。事实上,诗人可能会误解榆叶梅不是这样嫁接的。
榆叶梅(学名:Amygdalustriloba),又名小桃红,榆梅,榆叶鸾枝等,玫瑰科,桃属落叶(半常绿)灌木。高2-3米;枝条开发,有大部分短枝;小枝是灰色的,一年生枝是灰棕色的,没有头发或者年轻时有点柔软;短枝上的叶子经常簇起来,一年生枝上的叶子互相生长;叶子宽椭圆形到倒卵形;花1-2朵,先于叶开;萼片宽钟形,萼片卵形或卵形披针形,无毛,前端疏生小锯齿;花瓣近圆形或宽倒卵形,先端圆钝,有时微凹,粉色;果实近球形,顶部有短尖,红色,外面有柔软的头发;果肉薄,成熟时开裂;核球形近,壳厚硬,两侧几乎不扁平,顶部圆钝,表面有不整齐的网状线条。花期4-5月,果期5-7月。
榆树梅是北方独特的树种,原产于中国北部,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现在几乎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培育基地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西、江苏、浙江等省区。
榆叶梅原种是实生种,不是园艺品种。也就是说,开首诗的作者认为桃花嫁接在榆树上,这就是为什么他对植物了解不多的原因。此外,榆科和玫瑰科的亲和力较弱,难以生存并成为新品种。
榆叶梅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的叶子像榆树叶,花像梅花。中国有几百年的栽培历史,虽然时间不长,但却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原因是北方早春花少,古人欣赏梅花。不幸的是,梅花大多生长在长江流域,北方难以生存。榆叶梅有梅花的形状和桃花的粉红色。叶子像榆叶,绿色可爱。此外,它们非常耐寒。因此,从东北移植到北京后,立即受到人们的青睐,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培育和选择,现在有几十个品种。
现在许多省份都在培育和繁殖榆叶梅。常见品种有单瓣榆叶梅(花较小,颜色为粉色或粉白色,接近野生原始品种。)、半重瓣榆叶梅(花粉红色,花萼5〜10片,大约10片花瓣。)、截叶榆叶梅(叶近三角形,花粉红色,耐寒性强。)、重瓣榆叶梅(花为粉红色,花期较晚。)、鸾枝榆叶梅(小枝叶柄均为紫红色,花萼10片,三角形5片,披针形5片,花较小,颜色为粉红色,或略带紫色,花期较早。)等等,其中双瓣和栾枝榆叶梅栽培最多。
榆叶梅枝叶茂密,先花后叶,花朵茂盛,花色细腻,粉色鲜艳,远远望去就像彩霞,云蒸霞蔚,在园林中常将榆叶梅与连翘、迎春等搭配种植,盛开时红黄相映,更显春意盎然,有的将榆叶梅种植在山石之间,相互衬托,相得益彰,视觉冲击力好。
榆叶梅的繁殖方式有很多种,如嫁接、播种、分株、压条等。嫁接繁殖主要采用桃树、杏树、李树等玫瑰科亲和力强的树种作为砧木。
榆叶梅适应性强,耐贫瘠,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松散肥沃的砂土和腐殖质较多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耐轻度盐碱土,通风良好的中性土壤生长最好。然而,榆叶梅不耐水,所以土壤避免排水不良的粘性土壤。
榆树梅喜欢潮湿的环境,但也更耐旱。地面种植基本上不需要太多的管理就能正常生长,盆栽浇水原则“不浇水,浇水彻底”,夏季增加浇水频率,冬季减少浇水次数,优先干燥,盆栽应注意冷保温,避免冻害,地面种植可正常冬季。
榆叶梅喜肥,地面种植可施几铲腐牛马粪作为基肥,盆栽混合骨粉、蛋糕渣或鸡粪作为基肥,每年春花落后,夏花芽分化期,冬季追肥,可用蛋糕肥水或磷钾肥追肥,非常有利于植物花后生长,可使植物生长旺盛,叶茂盛。
榆叶梅在园林中最常用的树形是“自然快乐形”。制作盆栽盆景时,采用幼苗扁平形状,也可在田野中挖掘简单的桩制作盆景。榆叶梅适用于斜干、卧干、垂枝等盆景形状。
[tag]花卉知识[end]
榆叶梅,花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