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苏铁,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5年增长10倍。记者姚仲恒 摄
苏铁,又称铁树。“攀枝花苏铁”是苏铁家族中世界公认的稀有品种。攀枝花苏铁最早出现在2800万年前的地球古代二叠纪,被称为植物“活化石”。它生长在常绿阔叶林或稀树灌木下,海拔1100-2000米。雄株可以每年开花一次,雌株也可以每两年开花一次,只分布在中国四川南部和云南北部的干热河谷。对植物地理系、古气候、古地理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铁树”开花。记者姚仲恒 摄
普渡河区中屏保护站位于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禄劝县乌蒙乡与中屏镇交界处,是昆明唯一一个有攀枝花苏铁分布的地区。
常年来,中屏保护区及周边村镇尽最大努力保护攀枝花苏铁。攀枝花苏铁一代又一代的守护者诞生在这里。他们年复一年地守护着绿水青山。
攀枝花苏铁种群恢复基地,中屏管护站。记者姚仲恒 摄
“我们村的村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保护苏铁,因为从那时起攀枝花苏铁的数量就太少了。”乌蒙乡舍姑村阿布落村主任李虎章是攀枝花苏铁的第一代守护者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一直参与保护攀枝花苏铁。
自1950年以来,普渡河地区攀枝花苏铁因偷采、买卖、数量急剧下降。“当时其他村的村民会来我们这里偷攀枝花苏铁,拿到市场卖钱。慢慢地,攀枝花苏铁的数量越来越少。据李虎章介绍,攀枝花苏铁受损后,阿布落村村民自发行动保护攀枝花苏铁。村里采取了“一家一月”的保护政策,每家负责苏铁一个月的监督。监督期间,每天巡山近4小时,检查攀枝花苏铁是否损坏。如果发现数量减少或损坏,需要赔偿责任制,村民们总是愿意。
轿子山保护区普渡河区是昆明唯一一个分布攀枝花苏铁的地区。记者上官艳君 摄
“攀枝花苏铁的浇水量非常特殊。太多会腐蚀根部,太少会导致叶片死亡。因此,我们必须非常小心地浇水。”作为一名专业的苏联铁路巡逻员,王国汉需要每天24小时驻扎在中屏管护站,他住在攀枝花苏联铁路基地对面。从轿子山中屏管护站成立起,保护攀枝花苏联铁路就成了王国汉的日常工作。
王国汉的日常工作是除草和浇水攀枝花苏铁。此外,他还需要定期人工授粉攀枝花苏铁,以帮助提高种子产量。
攀枝花苏铁幼苗。记者姚仲恒 摄
攀枝花苏铁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每株幼苗的叶子需要近1到3年的时间才能生长。因此,在栽培基地,每一步都应该非常小心。在多年的工作中,王国汉已经知道了攀枝花苏铁的生长状况和位置。
“当我们建立攀枝花苏铁中屏保护区时,许多村民主动将攀枝花苏铁捐赠给保护基地进行集中管理和保护,因为他们意识到攀枝花苏铁的极其珍贵。移栽当天,很多村民自发前来帮忙,特别感动。李虎章说,由于基地场地有限,一些攀枝花苏铁仍在村民家中生长,村里也采取了“一树一保护”的措施。攀枝花苏铁在村民家中的成长状况,通过与村民签订责任保护书,进一步落实。
攀枝花苏铁幼苗。记者姚仲恒 摄
据了解,禄劝县乌蒙乡阿布落村村民在保护区成立前,已意识到保护攀枝花苏铁的重要性。通过人工授粉提高种子产量,每年采种育苗,精心呵护成年植物,研究适合攀枝花苏铁生长的种植技术,保护攀枝花苏铁。保护区成立后,采取封山育林封闭保护、圈地保护、种群恢复基地建立等措施,对攀枝花苏铁进行人工育苗和群体保护。
轿子山保护区普渡河区是昆明唯一一个分布攀枝花苏铁的地区。记者姚仲恒 摄
自保护区成立以来,云南轿子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保护局通过从群众手中回收建立种群恢复育苗基地,在禄劝县中平镇小河口建立了攀枝花苏铁育苗基地150亩,培育了攀枝花苏铁育苗2265株。作为攀枝花苏铁展区,在禄劝县乌蒙乡乐作泥村委会窝塘地划拨28.6亩,种植攀枝花苏铁1256株。目前,攀枝花苏铁种群在保护区共有3565株。
记者姚仲恒 摄
保护区管理保护局还与乌蒙乡舍姑村委会建立了社区建设管理示范点,改善保护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实现自然生态保护与村民发展的双赢局面。目前,云南省轿子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普渡河区是昆明唯一分布攀枝花苏铁的地区。
[tag]花卉知识[end]
花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