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哪个季节? 李清绿、肥、红、瘦如梦的原文
由于一部小说及其改编的电视《你知道吗,应该是绿、胖、红、瘦》这句话在互联网上流行起来,李清照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我的印象中,这个词一直是李清照梦系列的经典词,但有些人不记得原文了。特别收集了李清照原文《如梦·昨夜雨疏风骤》及其欣赏,希望对考生和感兴趣的网民有所帮助。
如梦·昨晚雨疏风骤原文
昨晚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着问卷帘人,却说海棠还在。你知道吗,你知道吗?应该是绿肥红瘦。
词句注释
⑴如梦令,又称“记仙姿”、“宴桃源”。唐庄宗(李)五代后创作。《清真集》进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韵,一叠韵。
⑵雨水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稀疏:指稀疏。
⑶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但还是有余醉未消。浓睡:沉睡:沉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酒。
⑷卷帘人:有学者认为这是指侍女。
⑸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白话译文
虽然昨晚的雨很稀疏,但风吹得很快,沉睡的睡眠并不能消除所有残留的酒精力量。问卷帘女仆:花园里的海棠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仍然和昨天一样。你知道,你知道,这个季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枯萎了。
创作背景
这首歌《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根据陈祖美编的《李清照简明年表》,这个词是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写的。
整体赏析
虽然李清照不是高产作家,他的词流传至今只有四五十首,但他“没有一首不工作”,“为词家一大宗”。这首《如梦令》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个小令充分展示了宋词的语言表达和词人的才华,包括人物、场景和对话。醒来后,小词询问花的描述,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语言清新,意义意义深远。
第一句话,虽然字面上只写了昨晚喝多了,第二天早上起床还没有消失,但字面后面还隐藏着另一层含义,那就是昨晚喝醉是因为珍惜鲜花。女诗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谢,所以昨晚在海棠花下喝了太多酒,直到现在还喝醉了。
四两句话是珍惜花朵心理的必然反映。虽然喝醉了一夜浓睡,但清晓醒来后关心的第一件事还是花园里的海棠。诗人知道海棠一夜暴风雨不堪,窗外一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问问卷帘的侍女。一个“试”字,把词人关心花事却又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眼看到落花却又想知道矛盾心理,表达得恰到好处,曲折有致。“试问”的结果——“但道海棠依然存在。“侍女的回答让诗人大吃一惊。本来以为经过一夜的风雨,海棠花一定枯萎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却漫不经心地回答:海棠花还是那样。“但”这个词不仅表明女仆对女主人的委屈没有意识,对窗外的变化漠不关心,而且表明诗人听到答案后感到困惑。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么会“依旧”?这样就很自然地把结尾两句带出来了。
“知否?知否?应该是绿肥红瘦。“这不仅是对侍女的反驳,也是对自己的自言自语:你知道这个粗心的姑娘吗?花园里的海棠应该绿叶茂盛,红花稀少。这句对话写出了诗画所不能说的,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表情和语气,可谓“生动之笔”。“应该是”,说明词人对窗外场景的猜测和判断,语气极佳。毕竟她还没有亲眼目睹,所以说话的时候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个词也暗示着“必然”和“必须”。海棠虽好,风雨无情,不可能长开不谢。一句话,蕴含着无尽无奈的惜花情,可谓语浅意深。而这层珍惜鲜花的殷切感情,自然是“卷帘人”无法理解或忽视的。毕竟,她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对自然和生活有更深的理解。这可能就是她作出上述回答的原因。最后的“绿肥红瘦”一词,更是全词的精湛之笔,一直被世人称赞。“绿”代替叶子,“红”代替花朵,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为水分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为受不了雨而枯萎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原本普通的四个字,经过词人的搭配组合,竟然显得如此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这真是语言运用的一种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红瘦”正是春天的逐渐消失,而“绿肥”正是盛夏的到来,象征着绿叶成荫。这种极具概括性的语言,实在令人惊叹。
这个小词只有六句三十三句,却曲折委婉,层次分明。诗人因为珍惜鲜花而痛喝,因为知道鲜花而感谢却抱着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为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一步一步深入,珍惜鲜花的感觉摇摆不定。
[tag]花卉知识[end]
指啥花,绿肥红瘦,花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