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种植地自然和气候概括
种植地海拔2380m,具有典型的大陆气候特征,如气压低、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无霜期短、日温差大等。年平均气温为5.2℃,年无霜期为120~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78.330d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51.1mm,2588.3年平均日照时间h。
2 扦插繁殖技术
春季3 1月初,树叶萌芽前采集~2a 生枝长0.5~1.2m,细端直径0.5cm 以上,将枝条剪成长度为10cm的插穗,上端剪平,下端剪成马蹄形,切口光滑。至少保留2个插穗~3个芽,每50根1捆,浅埋在沙土中储存。
扦插育苗选用通风透水性好的沙质土壤,一般在农田土壤中掺入30种%河沙采用高床育苗,苗床宽度为0.8m,长度取决于地形,土壤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0 将双液喷洒在床面上进行消毒,施用农家肥和复合肥,深翻并耙平,扦插前将苗床灌满底水,地面覆盖1~2cm蛭石,防治土壤板结,保湿。扦插通常在4月底进行。取出插穗后,用清水浸泡48小时,然后用1号生根粉浸泡100mg/kg浓度~4h。切割前,用塑料薄膜覆盖幼苗床。切割时,用开孔器刺穿塑料薄膜进行开孔,然后将穗插入土壤中。切割深度为插条长度的2/插条株距为5cm,行距为15cm。切割后,将苗床注满水,用黑色遮阳网覆盖床面,插入后用0.1%喷洒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1 次,之后每15~20d灌水一次,6月初去除遮阳网,扦插后约35~45d 产生愈伤组织,50d左右开始生根。
3 栽培管理措施
通常在第二年春天的3月底~4月初土壤解冻后,幼苗在萌芽前移植定植。幼苗开始前灌溉幼苗,2~3d后,当表面土壤稍干燥时,挖出幼苗,保持根系完整。当年扦插成活的幼苗,第二 春季移栽定植,保苗数量为5800~6100 植株/667m也可以根据种植地的类型和幼苗的类型来确定合理的植株行距。
浇水后,及时松土,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幼苗移栽成活率。紫叶矮樱苗期对水肥要求较高,定植后约30d 尿素和复合肥可结合灌溉追施。夏季追肥可喷0.1%~0.3%的尿素或0.5%磷酸二氢钾,每20d左右喷洒一次。立秋后,复合肥应用于育苗地,8 月中旬以后,不施肥,减少灌溉次数,促进幼苗木质化,防止冬季抽梢。
紫叶矮樱的主要害虫有红蜘蛛、蚜虫等。除了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和及时清除杂草外,还可以喷洒70种害虫%敌克松可湿性粉8000~1000 双液防治红蜘蛛,喷50只%三氯杀螨醇800~防治蚜虫的1000倍液。
[tag]花卉知识[end]
花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