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天,西瓜一定是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它的果肉多汁、甜、凉爽、经济价值高,是我们盛夏解暑的必备水果。
目前,西瓜正在全国各地种植。除了传统的露地或塑料薄膜覆盖栽培外,许多已经使用塑料温室等保护设施进行栽培,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现在向大家介绍整理好的西瓜种植技术,希望能有所帮助!
要种好西瓜,就要对西瓜的习性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西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西瓜起源于非洲草原,具有很强的耐热性。种子发芽温度为26-30℃,15℃开始发芽。如果低于15℃,就无法发芽。如果发芽高于35℃,就会受到影响,造成裂壳;
白天生长发育温度为25-31℃,营养生长温度较低,10℃时生长缓慢,5℃以下冻害,35℃以上冻害,但坐果和果实生长所需温度较高,最低为15℃。
低温下,果实发育缓慢,果皮厚,易空心畸形,含糖量下降,质量差。
(2)光照
西瓜是短日照作物,光饱和点为8X10lux,光补偿点为4X10lux。西瓜苗期日照在8h以内,第一雌花节位低;如果日照超过16h,雌花的形成将受到抑制。
(3)土壤
西瓜是一种深根作物,其根土深而广,吸收能力强,栽培应选用土层深、硫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
西瓜对土壤pH值要求不严格,可在pH值5-8的范围内生长。西瓜营养生长期需要更多的氮钾肥,尤其是果实膨胀期。
(4)湿度
西瓜耐早而不耐涝,要求空气干燥,相对湿度为50%-60%。西瓜一生需要更多的水,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最多的水。种子发芽时需要足够的水分,使营养物质分解并迅速发芽;苗期65%,开花结果期70%-75%。
栽培时要注意的是西瓜怕淹水,淹水12小时以上就死了。因此,栽培时应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
类型及新优品种
西瓜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根据用途分为水果西瓜和子西瓜;根据水果大小分为大西瓜、中西瓜和小西瓜;根据成熟期,可分为早、中、晚成熟品种。
目前,我国西瓜栽培品种的生产比较实用,按成熟度进行分类,但早、中、晚成熟品种的差异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通常由雌花从开花到果实成熟所需的时间决定。
(1)早熟品种
雌花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要30天以内,这是一个早熟的品种。该品种一般表现为雌花早、坐果节位低、生长势弱、分枝弱、收获早、早期产量高等特点
(2)中熟品种
雌花需要31-40d才能从开花到果实成熟,这是一个中熟的品种。该品种一般表现为雌花出现较晚,坐果节位较高,生长势和分枝性较强,果形一般较早熟,品种较大,产量较高。
(3)晚熟品种
雌花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要40d以上,是晚熟品种。该品种一般表现为雌花出现晚、坐果节位高、生长势强、分枝性强、果形大、产量高。
西瓜设施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西瓜设施栽培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耐湿、节位低、结果能力强、果实发育周期短的早熟品种。台湾农民小兰等品种在设施内大面积栽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播种育苗
#.播种期的确定。西瓜设施主要是早熟栽培,主要是塑料温室和日光温室。云南立体气候明显,可根据不同气候类型生产。
在浙江、江苏、上海等长江下游的地方,主要种植塑料温室,一般从1月下旬到次年2月播种,从5月中旬开始收获。在北方,太阳能温室(如北京)种植,通常从12月下旬到次年2月下旬播种。收获从4月中旬开始。
#.选择土地,整个土地,做基础肥料的边界。西瓜避免连作,如果连作,可以使用中农绿康抗重茬剂!西瓜种植应选择背风向阳、排水灌溉条件良好的砂壤土或砂土。收获前作物后,及时清理土地,深入挖掘土地,使其充分暴露在阳光下,杀死部分细菌和害虫,减少其危害。
并施足底肥,每667m施2000-3000kg腐熟有机肥,30-50kg钙肥,5-15kg钾肥。肥土均匀混合深翻后,爬地栽培成宽2000px,高15-500px的边界;搭架栽培成宽1500px、高10-375px的床,覆盖地膜,准备定植。
#.播种育苗。西瓜设施栽培有两种方法:直播和育苗。温床育苗通常用于早熟栽培。西瓜根系再生能力差,伤根后易成僵苗。因此,应使用营养碗来保护根系幼苗。
云南热区早熟栽培(如西双版纳)一般采用直播法,播种前用50℃温水浸泡12-24h,25-30℃用湿纱布包裹发芽,3-4d破口即可播种。
移栽最好用营养土育苗,西瓜适龄壮苗35-40d,3-4片真叶即可定植。
西瓜早熟栽培
最好在晴天上午10点左右进行定植,每667m2种大果形种植300-400株,中果形种植400-500株,小果形种植500-600株。种植时,根据不同品种需要的行株距在覆盖的地膜上打孔,每孔种植1株,然后覆盖周围。
为保证西瓜的质量,应及时采收
鉴别西瓜成熟有三种方法。
#.雌花开放后的天数:早熟品种需要25-30d才能开花成熟;从中熟品种开花到成熟,大约需要31-35d;晚熟品种需要35-40d才能开花成熟。
#.从形态上看,果实附近的卷须枯萎,果肩突出,果蒂凹陷,果皮发亮,条纹清晰。
#.听瓜声:用手指弹瓜,浊音为熟瓜,清音为生瓜。
种植期的各种问题
异常催芽期
种皮开裂
在发芽过程中,西瓜种子有时会出现种皮开裂,导致浆种、腐烂种子、胚根无法伸长等。主要原因有:浸泡时间过短;用于发芽的沙布或发芽基质太干燥;发芽时间短,温度超过40℃;不发芽;
所选种子发芽能力差或储存三年以上;发芽温度低于15℃,几天后腐烂;发芽温度高于40℃,燃烧;浸泡时间过短,种子吸水不足。
措施:
①选用发芽能力强、饱满的新种子。
②强光晒种子。春季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将种子摊在垫子或纸上,在阳光下暴露4~6小时,可促进种子成熟,增强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发芽潜力和发芽率。
③在室温下浸泡8~10小时,让种子吸收足够的水分。
④催芽温度保持在28~32℃,湿度高,氧气充足,有一定的黑暗时间。
出苗期异常
不出苗
苗床温度低于16℃,低温发芽;苗床温度超过40℃,高温发芽;床土过干,使芽干燥,失去出苗能力;床土湿度过高,空气不足,影响出苗;营养土配制不合理,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过量化肥,农药用量大,导致肥害药害腐芽;早春播种太深,超过3厘米,床土湿度高,温度低。
带壳苗
在播种过浅、土壤干燥、土壤温度过低或胚胎发育不良的情况下,常导致子叶戴帽出土,严重影响子叶的伸展和发育。
高脚苗
在西瓜出苗到真叶生长之前,温度过高,湿度过高,光照不足,导致下胚轴过度伸长形成高脚苗。
措施:
①合理准备营养土壤:6种未种植瓜类作物的田园土壤,4种已完全腐烂过筛有机肥,每立方米床土中加入0.5kg尿素、2kg过磷酸钙、0.5kg磷钾源库、10kg草木灰、0.1kg50%多菌灵或70%代森锰锌、0.1kg辛硫磷,将土壤充分搅拌均匀,堆放7~10天备用。
②播种前,营养土必须彻底浇湿,防止播种后营养土过于干燥,影响出苗。
③播种时,种子应平卧点播,防止带壳出苗。
④播种后覆盖营养土厚度1~1.5cm,然后用喷壶洒水,使覆土湿润。如果苗床出苗前太干,可以用喷壶喷温水。苗后每3~5天喷一次,移栽前2~3天不浇水。
⑤出苗前床温控制在30℃左右,齐苗后至第一片真叶展开前,必须严格控制床温,一般不超过25℃。
⑥春季80%出苗后,应打开薄膜通风口进行通风,防止过度生长,种植前7~10天增加通风量,逐步降温蹲苗。
伸展期异常
矮化、缩叶、黄叶
瓜田长期干旱缺水,或土壤长期湿排水不良,阻碍根系发育,导致地上植物矮化、缩叶、黄叶,甚至枯萎死亡。
土壤中钙、镁、硼等元素的缺乏也会导致西瓜植物的矮化和缩叶。
施肥不当造成肥害或除草剂药害,或激索不当造成药害,会造成黄化、矮化、缩叶。
瓜蔓顶部变色
瓜蔓顶部变黄的,多为害虫所致;顶部变黑的,多为冻害或肥害所致。
措施:
①西瓜地不宜连作,一般4~5年轮作一次。水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是最好的。
②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尤其是夏秋栽培,保证水分充足。同时,旱能灌溉,涝能排出。
③合理施肥,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营养均衡,提高西瓜抗病能力。
④合理使用农药和生长调节剂,防止药害。
⑤根据品种和气候确定合理的播种期和移栽期,不盲目早播早播。
⑥早春双膜覆盖栽培遇连续阴雨低温,突然天气转晴,遇瓜苗萎蔫不能立即揭膜,待瓜苗恢复正常后再揭膜通风。
开花结果期异常
植株徒长
开花坐瓜期氮肥施用过多,田间湿度高,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协调,导致疯秧过度生长。
蔓叶衰弱
其特点是植物薄,叶片薄,子房呈球形,薄,整个植物在衰老前衰老。主要原因是开花坐果期遇到干旱、脱肥、植物营养不良、肥水严重不足。
不坐果
表现为开花坐果期落花落果。原因如下:
花期肥水过多,植物营养失调,茎叶过度生长,导致落花或化瓜,降低坐瓜率。
植物生长瘦弱,子房瘦小或发育不良也降低了坐瓜率。
花期喷洒杀虫剂,迫害访花昆虫,降低坐瓜率。
如果开花期天气不好,如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受精,导致坐瓜率下降;花期大雨,导致落花,或雨水溅起的泥滴污染花期,导致落花或化瓜。
措施:
①根据不同品种,确定适当的播种期,培育壮苗。
②合理施肥,管理水分。施肥以“前促、中控、后重”为原则。根据不同生理期的需要,水分从蔓延期到花期得到充足的水分,水分供应在膨胀期得到增加,水分在成熟期得到适当的控制。在膨胀果肥的关键时期,在叶面喷洒0.2%磷钾源库溶液,可以改善营养和水果。
③人工授粉。花期阴雨低温时,雌雄花应套袋人工授粉。人工辅助授粉也可用于耐低温早熟品种的花粉。
④科学整枝留瓜。西瓜一般采用双蔓或三蔓整枝。双蔓整枝是留在主蔓以外,留在主蔓选择一个强壮的侧蔓,去除所有其他侧蔓。当幼果长到馒头大小时,果实开始迅速膨胀,此时一般不再落果,及时选择节位好、水果形状正确的果实,每株双蔓或三蔓分枝留下一个水果。
⑤花期减少喷洒,以免误访花昆虫或造成药害。
西瓜膨胀成熟期异常
空秧
意思是植物上没有坐瓜,对西瓜产量影响很大。主要原因是子花期肥水管理不当,导致过度生长或过早衰老...花期阴雨低温,坐果不能正常。
早衰
在西瓜膨胀期,当植物干旱或脱肥时,茎节变短,瓜蔓变细,瓜蔓顶部变小,叶片变小,生长缓慢。
化瓜
小瓜发育停滞,瓜顶开始逐渐变黄变干,最后脱落。主要原因是幼果膨胀期低温低,光照不足,植物营养少,不能满足西瓜膨胀的需要。二是水肥管理不当,茎叶过度生长消耗大量养分。
畸形瓜
受各种因素影响,瓜发育过程中无法正常膨胀,出现扁平瓜偏头瓜、宽肩厚皮瓜、尖嘴瓜、大肚瓜等奇形怪状瓜。
不同的命种有不同的畸形瓜。无籽或少籽西瓜容易出现扁平瓜和偏头瓜;大瓜品种容易出现宽肩厚皮瓜。
气候条件差。瓜类发育初期遇到低温、干燥、光照不足等不良环境条件,后期条件改善,继续发育,形成扁平瓜、偏头瓜、大肚瓜。当果实发育后期遇到低温、干燥时,往往会形成尖嘴瓜。
授粉不良。种子的发育可以促进果肉的发育。所有授粉不良或花粉少、柱头花粉分布不均等都会影响果实种子的发育,形成异常瓜。
肥水供应不及时。瓜果膨胀初期肥水不足,后期水肥条件改善会形成大肚瓜和偏头瓜。目前水肥条件充足,后期脱肥脱水会形成尖嘴瓜、小瓜或厚皮瓜。果实局部温差过大,果实局部受损也会形成畸形瓜。
空心瓜
也就是说,在瓜完全成熟之前,果肉就会出现空洞或裂缝。西瓜膨胀后期水分和营养供应不足会导致空心。早期低温、干旱、光照不足、后期高温、雨水过多、生长不平衡,也会出现空心。此外,如果瓜的节位过低或过高,收获过晚,就会出现空心。
裂瓜
瓜收获前,瓜从瓜脐处自然开裂,极大地影响了产量和质量。
不同品种的裂瓜程度不同,果皮薄的品种和小果型品种容易裂瓜;花皮品种比黑皮品种容易裂瓜;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容易裂。
瓜早期肥水不足,后期营养充足,易裂瓜;土壤养分失衡,酸性强,缺钙缺镁严重的田地易裂瓜。
果实膨胀后期遇低温大雨或灌水过多,也会造成裂瓜。
死瓤
果肉种子周围呈水浸紫红色或深红色,软味差,不能食用,果肉溃烂。主要是由于果实在高温或阳光下直射,导致瓜中运来的养分和水分循环不畅。此外,收获过晚也会导致死肉。
措施:
①苗期和蔓延期应培育壮苗,花期应控制肥料和水分。瓜后2~3天应及时施肥供水。后期在叶面喷洒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实现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配合。
②收获前3~5天不宜浇水。花期人工授粉。合理选择瓜留瓜,整理蔓延。
③瓜的膨胀期要翻瓜整瓜,避免阳光直射,如果叶片不够,可以用杂草等物覆盖。
④做好果实膨大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注意及时收获。
[tag]花卉知识[end]
种植技术,花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