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属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缠绕草本。这种植物的花看起来像喇叭,所以有些地方叫喇叭花。牵牛花一般在春季播种,夏秋开花,品种繁多,花有蓝色、深红色、桃红色、紫色等,也有混合色,花瓣边缘变化较大,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果实卵球形,可入药。牵牛花叶三裂,基部心形。花呈白色、紫红色或紫蓝色,漏斗状,整株植物有粗毛。夏季花期最盛。种子具有药用价值。
花腋生,单一或通常生于花序梗顶,花序梗长度不同,长度1.5~18.5厘米,通常比叶柄短,有时长,头发与茎相同;苞片呈线状或叶状,微硬毛;花梗长2~7mm;小苞片线形;萼片近等长,长2~2.5厘米,披针状线形,内两片略窄,外面刚毛,基部较密,有时杂有短柔毛;花冠漏斗状,长5~8(~10)厘米,蓝紫色或紫红色,花冠管颜色浅;雄蕊和花柱隐藏;雄蕊不等长;花丝基部柔软;子房无毛,柱头状。
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茎上倒转的短柔毛,杂有倒转或开发的长硬毛。[1]叶宽卵形或近圆形,深或浅3裂,偶5裂,长4~15厘米,宽4.5~14cm,基部圆,心形,中间裂纹长圆或卵圆,渐尖或突尖,侧裂纹短,三角形,裂纹锐或圆,叶片表面或稀疏或致密的软毛;叶柄长2~15厘米,毛被同茎。
生于海拔100~200(~1600米的山坡灌丛,干燥的河谷路边,花园旁边的房子,山路边,或栽培。
适应性强,喜阳光充足,还能耐半遮荫。温暖凉爽,也能耐热高温,但不耐寒,怕霜冻。喜肥疏松土堆,能防水湿早干,耐盐碱。种子发芽适用于18个温度~23℃,幼苗在10℃以上的温度下生长。
牵牛花有60多种。常见栽培有三种:
裂叶牵牛。叶深三裂,花中型1~三腋生,有莹蓝色、玫红色或白色。
圆叶牵牛,叶阔心形,全缘,花型小,有白、玫红、莹蓝等颜色。
大花牵牛,叶柄长,三裂,中央裂片大,叶片容易长出不规则的黄白斑块。花1~三个腋窝,总茎比叶柄短,花大,花径可达10厘米或更大,原产于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这种植物在日本最受欢迎,被称为朝鲜颜花,并选择和培育了许多园艺品种。它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和颜色,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
牵牛花阴果成熟期不同,成熟后易开裂,应随熟随采。取下室内阴干,开裂后取出种子,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江南暖和地区可多季播种,长期观花,但以秋播春花和春播夏花为主。北方地区开花较早,可在温室或温室内播种,育苗天数为35~45天。由于牵牛花种子外壳较硬,播种前切割种皮,或浸泡24小时,然后播种;或浸泡后20~在25℃的环境中发芽,发芽后播种。上述处置的种子比直接播种的种子出苗更快、更统一。牵牛花种子大,但发芽率不高,所以普通露地采用点播法,每次播3~5粒,出苗后再行间苗。发芽后,可直接播放在容器中,直径为7~8厘米的容器直接培育成苗,每个容器播种1粒发芽种子。苗床撤播,每平方米苗床播种2000种~250克。覆土厚度约2cm,不宜过薄,否则容易戴帽出土。种子不经处理直接播种的,在适当条件下7种~8天出苗。
盆栽土壤可以选择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由腐叶土4份、园土5份、河沙1份制成,盆底施少量骨粉作为基肥。上盆一周后开始施用稀薄液肥。剩余期间每2~稀薄饼肥水或复合肥每三周施用一次。孕蕾期喷施1~磷酸二氯钾水溶液2次0.2%,花色鲜艳。浇水要勤,尤其是夏天浇水要充足,但盆内不能积水。牵牛花喜欢阳光,应放在庭院阳光或南阳台或窗台上培养。
好的品种一定要留好种子,秋季成熟后取种分类标记保存。如有变种,更要注意留存。选择母本和父本后,牵牛花杂交在开花前一天晚上将花蕾上端剪掉,然后去除雄蕊,用蜡纸袋包扎。第二天早上,取下蜡纸袋,用父亲的雄蕊人工授粉,然后用蜡纸袋包裹。蜡纸袋可以在一两周内去除,但必须标记和记录授粉袋。第二年要把所有杂交种子种好,待开花后看成果,这样才能研究各种遗传因素的作用。
[tag]花卉知识[end]
牵牛花,花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