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栽培一般可分为开沟栽培、撬窝栽培和挖窝栽培三种方式:
⑴开沟栽培。
沟栽培是一种软化栽培方法,旨在生产蔬菜中的嫩姜。所谓软化栽培,就是利用沟栽培等技术手段,人工促进生姜地下茎的生长和脆嫩。
开沟栽培是生姜栽培最广泛、历史最悠久的方法。由于生姜的根系不发达,如果让它自然生长而不为它创造松散、潮湿、黑暗的土壤环境条件,那么生姜的地下茎就不容易,甚至不可能形成细长、脆嫩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开沟培土的目的是为地下茎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既能提高生姜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又能提高生产效率。
开沟的沟距46~沟底宽50cm13~15cm,脊底宽33~35厘米,一般株距18厘米~22厘米。出苗后培土22厘米。~三次,最后姜沟变成了姜垄,原来的姜脊变成了姜沟。
根据水肥的准备和种植习惯,有湿播和干播两种播种方式。湿播种是在播种前充满粪便清洗水,播种前土壤完全吸收粪便水,播种后覆盖3~细土5cm,然后淋粪水或清水。播种前后两次充分淋水,可促进姜苗早、齐。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劳动力充足的姜农。
干播,即播种前不浇水,先在姜沟内撒少量化肥和干粪,覆盖2~细土3厘米,然后播种。播后覆盖3~细土5厘米,然后淋粪水或清水。干播的优点是播前不浇水,方便大规模播种,可以节省部分劳动力。缺点是一次淋水不容易淋透。这种方法在大规模种植生姜的大家庭和业主中更为常见。开沟的行距一般为50cm,株距为15~20厘米。为便于田间管理,播种的姜种应平放在沟底,姜芽朝向一致。
二是撬窝栽培。
撬窝栽培也是一种软化栽培方法,主要用于粘土、易成型的稻田。与开沟栽培相比,撬窝栽培方法种植密度更高,生姜产品更细长,产量和质量更高。
撬窝可以用专用手工工具撬窝,也可以用开穴机械机械打窝。一般要求窝深35~38厘米,窝径9~11cm,圆形,上下尺寸一致。姜田撬窝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顺行撬窝,行距50cm,窝距10cm,依次撬窝,每亩9万~10000窝为宜。
撬窝时,用脚踩在撬出的表土上,使土壤上下松动。撬开盖紧的地膜,保持土壤湿润,提高地温,等待播种。另一种是等距撬窝。姜农称之为“满天星”。前后窝距25cm,形成蜂窝状,每亩9万~一万窝左右,厢沟高40厘米以上,一般要求窝深38厘米以上,以后不培土。
播种时,要特别注意轻拿轻放。用手直接把姜放在洞底,不要从洞里扔下去,否则很容易打碎姜芽。一个洞一个块,不要多放,多放会导致后期生长拥挤,影响质量。播出后覆盖2~细土3cm,再撒牛粪或干羊粪等农家肥。
覆盖生姜的细土应选择未种植生姜的土壤,筛选后使用;或选择未种植任何作物的岩石风化土壤作为覆盖土壤。如果姜田水分好,播种后不能浇水;如果水分差,应清除粪便,促进其发芽和幼苗。
三是挖窝栽培。这种栽培方法主要用于生产生姜或加工生姜,部分地区的蔬菜生姜也采用挖窝栽培。种姜加工姜培土较浅,劳动消耗较少,收挖也比较方便。挖窝栽培也可用于生产蔬菜嫩姜,但需要多次栽培土壤,使地下茎纤细脆嫩,以提高质量和产量。挖窝播种相对简单,类似于红薯播种。一般做2米宽的平床,开窝播种行距40cm,株距25cm。将种姜平放入穴内,播后覆土,再充分浇灌清粪水。
[tag]花卉知识[end]
花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