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原产于中国长江流域。它的花白香浓郁,叶色鲜艳,四季常青,深受群众喜爱。北方第一次养栀子花的人,总觉得不好养,容易出现“生理黄化”现象。这种情况发生后,轻则生长缓慢,然后幼叶变黄变小,几乎变白。重则叶缘出现褐斑,枝枯叶焦,逐渐死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黄化病?主要原因是北方土壤偏碱缺铁。二是温度条件掌握不好。
栀子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和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对土壤的要求相对严格,土壤的酸减度为6~6.5为最好。由于南方土壤酸性,气候适宜,栀子生长良好,栽培管理非常简单。但北方气候寒冷,夏季干热,尤其是土壤咸,自然条件不适合栀子生长,叶子枯黄脱落。因此,北方栀子花必须盐栽,冬季必须移入室内越冬。同时,在生长过程中,应经常浇水含硫酸亚铁,并经常施用含硫酸亚铁的水。土矾肥水能有效防止土壤变碱,提高土壤的酸碱度。掌握相应的温度条件,调节空气湿度,使栀子生长良好。其维护措施如下:
清明节前后出室,应放在阴凉处,中午前后避免阳光直射。先少浇水,待芽萌发后,每隔10次~15天,追施2~随着气温的升高,三次腐熟的明矾肥水逐渐增加。6~7月,每隔2~每三天浇一次明矾肥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进入伏天,除每天浇水外,早晚还要在植物叶面及附近地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秋天过后,气候变冷,要逐步减少肥水量。九月停止施肥,促进枝条充实,为栀子花过冬创造条件。
霜降前后移入室内阳光充足的地方。保持室温3~5℃。如果温度高达15℃,应通风降温,否则会影响植物的休眠,不利于明年的生长开花。冬天在室内结婚,控制浇水,但要彻底干燥,不能浇半水。同时,每7天左右,结合浇水,用温水喷洒树枝和叶子,使植物保持新鲜。
[tag]花卉知识[end]
栀子花,花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