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盛唐到清康乾,黄杨木一直是盆景选材的首选。因为它大多出生在高山山脊或溪流的石缝中,或者经过酷雪风霜的磨砺,或者经过潺潺流水的冲刷,自然会长成蜿蜒的树枝和优美的树形。元代年轻的咏黄杨诗写道:“靠近黄杨树,枝繁叶茂,叶深苗圃翡翠,古老的根与龙相距。风霜长,雨露浓。不应逢闰厄,坚质比寒松”。黄杨木一年四季郁郁葱葱,但生长却很慢,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谚语:千年黄杨木寿命短,更难得到天然枝条。
乱世的黄金,繁荣的古董。近年来,黄杨花盆景作为一种艺术,一种收藏又开始流行起来。作者研究了黄杨花盆景十多年。近年来,作者发现人们对黄杨花的分类有很大的误解,对黄杨花的日常维护和修剪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根据作者自己的经验和发现,我们将讨论黄杨花的种类和维护和修剪。
一.黄杨的种类
黄杨木的分类非常混乱和误解。很多朋友,尤其是刚接触黄杨木的朋友,对黄杨木的分类感到头疼,因为他们经常听到很多术语,比如雀舌黄杨木,瓜子黄杨,水黄杨,高山黄杨、金边黄杨、银边黄杨等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分类和识别。他们非常关心这些品种的优缺点和价值,但他们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就连一些黄杨木卖家也说不清楚,这让每个人都感到困惑。在这里,根据我的理解,我将帮助你澄清你的想法。如果您有任何错误,欢迎您批评和纠正。
有人认为黄杨分为大叶黄杨和小叶黄杨,其实不然,生物学中的生物种类从大到小分为域界门纲目科属种。大叶黄杨是卫矛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大叶黄杨木并不是真正的黄杨木。它的同名异种有熟悉的冬青和七里香。冬青和七里香的特点是生长迅速。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们不符合黄杨木的特点。大叶黄杨木之所以被称为黄杨木,是无法验证的,同时也不重要。下面提到的黄杨木都是真正意义上的黄杨木。
其实小叶黄杨有很多种。据统计,中国约有17种黄杨,云贵占一半以上,约12种黄杨。常见的有瓜子黄杨、豆瓣黄杨、雀舌黄杨、勺叶黄杨、珍珠黄杨,即鱼鳞黄杨。先说瓜子黄杨,它的叶形如瓜子,椭圆形,叶对生,革。根据瓜子黄杨的叶面大小,可分为大瓜子和小瓜子,其中小瓜子最好。让我们来谈谈豆瓣黄杨木。豆瓣黄杨木的叶面年轻光滑,形状像豆瓣。叶面大小介于大小瓜子之间。根据皮革的厚度,可分为薄、中、厚三类。叶革越厚,叶面越亮,叶面越绿。同时,叶面光泽度越亮,植物光合作用越强,有利于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雀舌黄杨叶形绞长呈长圆形倒针状,形状如鸟舌。勺叶黄杨叶多皱缩,革质薄,略长于雀舌,前端圆或钝,常有小尖凸头。这四种黄杨一般生长在溪边石缝中,因此也统称为水黄杨。珍珠黄杨木生长在山顶上,是高山黄杨木的代表。它的叶子是圆形的,像珍珠一样小。它的枝条略显苍老,质地自然,呈鱼鳞状。它是黄杨木的顶级产品。然而,由于它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它无法适应下山后环境的变化,难以生存。即使经过十多年的驯化,也很难产生理想的效果。
在这里,我们应该特别谈谈贵州的黄杨木。贵州位于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1500米。因此,贵州的许多黄杨木也有珍珠黄杨木的鱼鳞。与珍珠黄杨木相比,它们更强壮,更少野性。贵州黄杨木喜水耐寒。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它们也可以在没有保温的情况下过冬。还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许多朋友认为水黄杨也是一种品种,其实并非如此。我说的水黄杨木是生长在溪边的小叶黄杨木的总称,而一些朋友的水黄杨木实际上被称为“水黄杨木”。在贵州,它被称为“水杨梅”或“乌棒子”,因为它看起来像黄杨木,经常被认错。还有人认为“水黄杨木”比黄杨木生长得更快,看起来像黄杨木,所以经常假黄杨木,以高价出售。
二.上盆
黄杨木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最好的季节是从清明节到夏天,也就是每年的4月到7月。当我们得到一个黄杨木桩时,无论是下山桩还是成熟桩,我们都应该首先观察它的天然枝叶。叶子越多,光合作用越强,就越容易存活。然后观察黄杨木是否有足够的天然树枝,因为经过多年的寒风或水磨练,很难找到完美的桩。再加上黄杨木生长缓慢的特点,天然树枝的数量非常重要。毫不夸张地说,天然枝是未来修剪和发展造型的基础。由于黄杨木的生长环境,当你得到黄杨木下山桩时,你经常会发现它的根系不好。事实上,黄杨木的根系是否发达并不重要。即使是独根也能存活。在以后的栽培中,可以培育出美丽的排根。至于栽培黄杨木的土壤,我更喜欢用山土,尤其是大雨冲刷后,去除一些厚泥细土。
对于盆,我更喜欢紫砂。云盆对黄杨木来说太华丽了,但它不能支撑黄杨木的大气和稳定性。根据树桩的形状和未来的创作思路,选择盆后,用瓷砖在盆底的水洞上形成“井”字形。盆深高,在保证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有利于排水,盆浅短,在保证正常排水的情况下有利于蓄水。搭好水洞后,在盆底铺上一层大颗粒的山土,深度取决于盆的深度,约为盆的三分之一。把树桩放进盆里,找到一个好的想法和一个好的角度,然后把混合厚度的山和土壤放进盆里。此时,土壤蓬松,土壤与土壤、土壤与根之间没有完全接触。还有很多地方是空的,不紧凑。这就需要将一根手指粗的水管插入土壤中冲洗灌溉,利用水的冲力使土壤与土壤、土壤和根结合良好,并不断添加土壤,直到土壤和根完全结合。然后在盆边加入1~2英寸高的木条,用铁丝固定,继续在木条框中堆积土壤。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主干下部长排出根部,不仅可以提高造型的美感,还可以使原本不发达的根部长出新的根部,增加存活概率。最后,检查盆的下水孔是否通畅,树桩的角度是否与你预期的相同。
三.管理
黄杨耐寒,喜光喜水爱静。黄杨耐寒是因为它们大多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喜光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喜水是因为不发达的根部不能从根部运输足够的水来使其光合作用,所以只能通过外部补水获得足够的水分。而爱静,是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问题。所谓爱静,就是怕风。一般来说,0.2~0.3米/秒的小风可以使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2~3倍。因此,风使难以向叶片表面输水的根部远远不能满足蒸腾的需要。因此,整个树桩的含水量大大降低,叶片表面暗淡脆弱,直接影响其存活率。因此,黄杨木应放置在光线充足、背风充足的环境中。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水对黄杨的重要性,所以黄杨的喷水也是一门学问。之所以用“喷水”而不是“浇水”,是因为黄杨木不发达的根不能很好地吸收水分并输送到叶面。因此,黄杨木应先用水喷洒叶面,使叶面有足够的水分,然后用水浇灌根部。所以,虽然一天喷水次数很多,但不要担心树桩会被“淹死”。一年半后,黄杨木长出的新芽超过2~3寸,可减少喷水次数。
每年从谷雨到白露,都是卷叶蛾和黄杨木丝野蛾的繁殖期,在贵州一年五代。黄杨木丝野蛾为白色椭圆形,7包。在此期间,定期喷洒农药,最好使用中性菊酯农药,避免乐果,因为乐果的酸性结构会对黄杨木叶片表面产生脆性,降低叶片表面的光泽。
黄杨木的施肥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知识。很多人特别喜欢天然肥料,但我从不使用天然肥料。首先,天然肥料中的元素含量不稳定,比例不同。天然肥料的发酵和保存比较麻烦,所以我用尿素和钾肥按比例混合溶液施肥。从谷雨到夏季,是黄杨木的生长期。为了加速芽的生长,施肥应以尿素和钾肥为辅,比例约为1:0.62。夏季过后,黄杨新生长的嫩度需要变成半木质化进行越冬,因此施肥应以钾肥为主,尿素为辅,此时比例为1.62:1。应每10~15天施肥一次,浓度不宜过高,应经常施用薄肥。因为黄杨籽要吸收大量的养分和水分,所以特别伤枝,所以应该在9月左右擦掉。
在更换盆地之前,黄杨木应在盆地中栽培七年。因为前三年是黄杨木的养殖期,在此期间树桩可能会死亡,黄杨木将在过去三年内真正生存。接下来的四年是树桩生长期的爆发期。在此期间,坚持养护施肥,枝叶生长迅速,对后期造型创作有很大帮助。
四.修剪
经过一年又一年的维护,当黄杨木存活三年后,你可以去除盆上的木框架,然后土壤表面必须长满细跟鞋,当通常喷水或大雨时,盆上的土壤自然会被冲走,露出大树根。
对于枝条的修剪,根据自己的创作理念确定形状,首先减去不符合创作条件和弱生长的枝条,然后将枝条捏成一个,切断芽尖约2~3厘米,做成球形,使新的芽木质化成枝条,称为强迫芽。对于不到位的天然枝条和逼芽后的新芽,金属丝可以塌陷悬挂,然后用小木棍固定在受力点,以免矫枉过正。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黄杨皮薄枝酥脆,千万不要一次到位,可以分阶段拉几次。还应在受力点包裹一块2~3英寸的吸水棉布。原因不仅仅是为了防止金属丝对树桩造成伤害,更重要的是,拉枝后裂开的树枝应得到休息和恢复。一些天然枝的芽不能到位,因为经过长时间的流水冲刷,表皮变得光滑,不会再发芽。黄杨木一般每年修剪两次,最好在6月和8月修剪。
经过一年又一年的维护和迫芽,五年后,树桩暴发期结束,进入稳定生长期后,枝叶逐渐丰满老辣,可以雕刻树桩,完成自己的创作。所谓雕堂,就是根据枝托、形状、线条的比例,用鸡爪枝、鹿角枝修剪,使芽叶呈密云形,不透风,使天然枝条突出层次,一目了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树桩的锯口和刀口会自然风化。枝条丰满老辣后,一盆黄杨盆景就完成了。
[tag]花卉知识[end]
花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