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又称毛竹。毛竹生长迅速,成品早,产量高,用途广泛。造林五到十年后,每年都可以砍伐利用。那么,你知道所有的毛竹栽培技术吗?让我们听听老农民告诉你的方法。
竹栽培技术
采种
采种应选择10岁以上、立地条件好、开花结实正常的竹林。竹子种子在9月至10月成熟收获,常用杀虫剂混合保存,防止蛀虫食用。
苗圃地选择
苗圃地可选择在山坡或丘陵地育苗,以生荒地、疏松地和肥沃的沙土为最佳选择。
整地做床
苗圃地要精耕细作。摘下草根石后,就可以起床了。床面宽1米,高15-20厘米,长度可根据实际地形确定。每亩施用100公斤复合肥作为基肥。
播种季节
秋播最好,也可以春播,春播时间应该在三月底前完成。
催芽
播种前,用清水冲洗搅拌药粉,用湿细砂搅拌催芽,每天翻转洒水一次。当种子开始变白时,筛选沙子播种。
播种
播种方式应采用点播方式,株间距一般为25cmX25cm,每穴均匀点8-10粒种子后,用细土覆盖,以无种子为度。
圃地管理
铺地管理的目的是培育2-3年生竹苗。
覆盖一层薄茅草淋一次透水,注意防止鼠害。竹苗出土后,应及时取出盖草,并可开始除草。天气干燥时,应淋水。施肥应使用较薄的人粪水,每月施肥一至两次。为使竹苗分布均匀,提高竹苗产量,可利用阴雨天气将过密的竹苗带上移植到缺苗地穴,每穴1-2株(丛)。竹苗出士后50天开始分蘖,一般在6-7月后,高度在30-40厘米之间形成小竹丛。
将一年生竹苗分成单株,然后移植到苗圃中。根据株距25cmX25cm,经过一年的栽培、施肥和生长,可分成丛。与上述点播种子大致相同,它们仍然每年种植一次,可以成为长期苗圃。
那种植毛竹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毛竹大小年:竹笋产量一年多一年少,大小年现象交替形成。竹笋的大小年现象影响了竹笋的均衡生产。大小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1岁以上竹2年换叶一次,竹管理一般2年(1度)集中在新竹1年,导致竹林同步周期叶,带来营养积累和消耗周期性变化,形成营养规律,导致竹笋产量规律。因此,在竹林中,竹笋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通过人工管理进行任意调整。
为了保持竹笋的均年生产,可以在竹林中形成均年竹林(花年竹),一般花年成林的年龄组成可以是大年竹和小年竹的比例2∶1或1∶竹笋均年生产,竹林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但花年竹增加了竹林经营的劳动力投入,在经营广泛时不宜使用。
如何提高竹笋用林产量?:关键是加强对影响竹林生产限制因素的管理。如果竹林密度较低,应首先提高竹林密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施肥,改善土壤条件,提高竹林产量。
如何提高效率:在提高竹笋产量的基础上,调整竹笋产品,提高质量,增加经济收入。竹笋有三种类型:春笋、鞭笋和冬笋,其中鞭笋和冬笋产量较低,但经济价值较大。在竹林经营中,特别是竹笋收获时,在对竹林生产力干扰最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减少竹笋产量,尽可能多地收获竹笋和冬笋。此外,通过良好的土壤和水肥管理,实施无污染生产技术,提高竹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收入最大化。
[tag]花卉知识[end]
花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