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品种】
芦笋是一种生活多年的基本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品种多。能否选择适合当地条件、高质量、高产量的优良品种是高质量、高产量的关键。1990年,引进了UC800个新品种。经过示范和推广,发芽早、生长、茎粗细对称、头鳞片紧密,不易分散。头部颜色浓绿,产量高。植物矮化,抗病,速度快,抗倒伏。它是一个绿色和白色竹笋的品种。它是目前理想的生产品种。
【育苗】
1.育苗地的选择。选用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作为育苗地,pH值为6.0~6.7,排灌条件好,最好是背风朝阳、空旷通风。
2.育苗时间及方法。小拱棚一般在3月中旬和上旬育苗。首先,将地面深度翻转约25厘米,每667平方米施用3300~5000公斤腐熟有机肥和50公斤三元复合肥,将肥料与土壤混合,然后制成长度为10~15米、宽度为1.2米或高度为1.5米20厘米的高边缘。要求边缘表面平整,土壤破碎,应预留排水沟进行排水和灌溉。还可以用营养碗育苗,用6片未种植芦笋的洁净田园土、4片完全腐烂的有机肥和4片过磷酸钙(0.2片花园土量)准备营养土。直径7~10cm、高12cm的营养碗,播前将营养土放入营养碗中。
3.浸泡发芽。浸泡前,用清水擦洗种子,去除表面的蜡,然后用50%多菌灵250-300倍的液体浸泡24小时,然后用25~30℃的温水浸泡2-3天,每天更换2-3次新水。浸泡后,用湿纱布包裹,在25-30℃的温度下保湿发芽,每天用清水洗两次种子。十分之一的种子露出白色的牙齿,可以播种。
4播种方法。播种前,将蔬菜边缘倒入水中。水渗出后,按株行距10cm直线播种,并在方框中央点播催芽种子粒。
#.绝缘。播种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确保白天地温低于25~30℃,夜间地温低于15~18℃。当幼苗完成后,当边界温度超过32℃时,应及时揭开薄膜并进行幼苗炼制。
【土壤选择与整地定植】
芦笋土质柔软,土壤肥沃,透气排水效果好,沙壤士有机质丰富,有利于根系发育和嫩茎的优质高产。芦笋是一种多年生作物。种植后,土地无法全面耕种和翻转,因此在种植前必须深耕整地。一般要求耕深30~40cm,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土杂肥2500~3500kg,复混肥50kg。耕后耙平,做好田间灌排工程,种植带南北向。行距1.2~1.5米,沟宽40~50cm,深3040cm。移栽前沟内,复合肥每667平方米施50公斤,饼肥42.5公斤,有机肥23立方米。均匀施入沟内,与回填土混合均匀。移栽时,定植沟离地10cm为宜。每2530厘米种植一株,每667平方米种植1500~2000穴。做到边起苗边分级,一次完成种植、水、覆土等作业。壮弱苗分开定植,地下茎再生鳞芽的一端要顺沟朝同一方向,排成直线,方便培土采竹笋。存活后,分期填平定植沟。
【田间管理】
1.检查和补苗。定植后1个月内,应浇足底水,补苗补苗,确保成活。
2.浇水。种植后,应及时缓慢浇水,水渗入后覆盖土壤,根据天气条件和水分变化及时浇水。夏秋温度高,水消耗量大,晚上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水分充足,保持植物正常生长;冬季冻结前浇水,使芦笋安全越冬。
3追肥。种植一个月后,幼苗将进入正常生长。此时,为了确保土壤肥力跟上植物的生长,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10~15公斤尿素,促进幼苗的平衡生长。如果天气干燥,应及时浇水,雨水充足,空气湿度大,必须及时排水,以免因田间积水导致水堆根死苗。八月,芦笋进入秋季旺盛生长阶段。此时,芦笋对肥料的需求增加,应重施秋肥,大力促进芦笋在103个月内的快速生长,为第二年的早期丰产奠定基础。有机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2~3立方米,复合肥25公斤,尿素10公斤。沟条施用于距植株40厘米的地方。8月以后,进入秋季旺盛生长阶段,要准备新一轮施肥。该方法可采用条施,可在距植株40cm处开沟条施。同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冬天过后,芦笋的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植物中的营养物质转移到地下根部,有利于春发高产。冬末春初2月,地上植物应彻底清理,病害菌源应减少。
4疏枝打顶。早期茎株细密,半个月需要疏枝一次,切除细枝、病残枝。进入10月后,当株高15米时,就会打顶。
病虫害防治。芦笋病主要有茎枯病、炭疽病、枯萎病等,常见的病虫害有地下害虫、蓟马等。
①农业防治。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全面平衡施肥,重新施用有机肥、磷钾肥,冬春季及时清理田园,将植物残留物带离芦笋烧毁。
②药剂防治。病害发生时,一般每667平方米用70%甲基托布津80~100克或75%百菌清100克水喷雾,或80%炭疽福美8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雾2~3次。地下害虫可采用辛硫磷颗粒剂防治;芦笋采用菊酯农药、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吡虫啉、阿维菌等,科学采收定植后第二年进入采竹笋期。日出前应采竹笋,防止阳光照射后着色影响质量。采收时,在土壤裂缝处剥开表土,用手轻轻捏竹笋尖下3厘米,用竹笋刀切断地下茎附近。每次采收符合标准高度(18-20cm)的嫩茎,防止营养消耗,采摘后重新培育土壤。竹笋采摘季节结束后,应尽快拆除垄土,防止垄土不完全,提高芦笋地下茎的位置,影响产品质量,拆除所有露出的嫩茎。
[tag]花卉知识[end]
花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