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熊,又称狸、土狗、獾、毛狗、浣熊,是哺乳大纲,食肉,犬科,浣熊是半冬眠,浣熊皮形象狐狸,但比狐狸小,体重短,四肢短,尾毛蓬松,背毛黑棕色或棕黄色,针尖黑色,背部尽可能多,针长,底绒丰富,柔软耐磨,光泽好,皮板强,保温强。
浣熊的饲养成分有多少个时期?
根据浣熊的繁殖情况,将一年分为不同的繁殖期,以促进饲养和管理。成人公浣熊:准备配种前期为10~11月;准备配种后期为12月至次年1月;配种期为2~3月;恢复期为4月至9月。成年母浣熊:10月至11月;12月至次年1月;2月至3月;妊娠3月至5月;4月至6月;7月至9月;4月至6月;7月至11月。
不同喂养时期的生理特征和喂养要求是什么?
秋分准备好后,浣熊的性腺开始发育。冬至过后,性腺和附属器官发育迅速,明年1月底和2月初成熟,进入繁殖状态。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重点是提供浣熊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性器官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在繁殖前一个月,给予足够的维生素A、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以满足生殖器官发育的需要。
繁殖期:在此期间,由于性兴奋,公母浣熊的食欲下降,食物摄入量低,特别是公浣熊每天交配1~2次,在整个繁殖期间产生和排出大量精液,体力消耗也很大。因此,必须保证提供全价、适口性好的饲料,适当提高日粮中动物饲料的比例,每天吃两次。公浣熊中午要补饲,以鲜鱼、肉、蛋为主。确保有足够的饮用水。
怀孕:母浣熊在怀孕期间,不仅要保持自己的新陈代谢。它还提供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并为产后泌乳积累营养。因此,这一时期应该是全年营养水平最高的时期。日本食品需要全价、新鲜、易消化、适口性强,供应类型和组成相对稳定。避免喂养腐烂的饲料,否则会导致胚胎吸收、死胎、腐烂的胎儿和流产。
哺乳期:母浣熊分娩后,营养消耗较大,以喂养浣熊,恢复自向体力。哺乳前期,应在母浣熊的日粮中补充适量的乳饲料(牛奶、羊奶、奶粉等)。)促进泌乳。饲料加工应细化,浓度调制应稍薄,并保证饮用水充足。泌乳后期,当仔浣熊开始进食或母乳不足时,应及时给予人工补充。方法是将新鲜动物饲料绞碎,加入谷物饲料和维生素饲料,用牛奶均匀喂仔浣熊。
恢复期:这种公浣熊从繁殖期的紧张和活跃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行为懒惰,不喜欢活动。因此,身体开始逐渐增加体重,喂养水平保持一般。由于母浣熊在哺乳期的营养消耗,母浣熊在这个时期通常很瘦。因此,哺乳期日粮应在断奶后20天内给予,然后转化为恢复期日粮。
幼浣熊繁殖期:幼浣熊在20~25岁开始进食,45~60岁断奶窝,90~120岁体重增长最快,然后生长强度降低,150~180岁基本停止生长,已达到成熟。断奶后的前两个月是决定未来水体积的关键时期。应提供高质量、全价、高热量的饲料,并注意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供应。食物的量不应该受到限制,但也不要浪费剩菜。
浣熊有统一的饲养标准吗?
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饲养标准。在这里,我们只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经过多年的饲养实践总结的日粮配方。
不同时期浣熊的管理要点是什么?
#.准备配种期。从10月开始,小房间里应该加垫草。特别是在寒冷地区,整个冬天必须确保小房间里有足够的草。在准备繁殖的后期,重点是调整浣熊的体态。过肥浣熊应通过减少饲料中的脂肪含量和加强运动来减肥。过瘦的浣熊要提高其营养水平。一般来说,身体状况是否理想取决于体重指数,即体重指数超过0.13属于过肥;低于0.09属于过瘦;0.1~0.12是正常的。
#.配种期。在配种期间,要注意检查和维护笼舍,防止跑浣熊失配和浣熊场混乱。由于捉浣熊和放时,浣熊外伤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应提前准备药物和器械进行外作治疗。配种前应检查公母浣熊的健康状况。禁止释放患有或怀疑传染病的浣熊,以防止疾病传播。另外,在配种期间要保持浣熊场和安静,谢绝参观,保证配种质量。
#.怀孕期间。这一时期的管理主要是为母浣熊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为此,浣熊场应保持安静。禁止参观和噪音。做好卫生工作,做好产前小房间的消毒和保温工作。注意观察浣熊的食欲、活动和精神状态,及时解决问题。如有流产症状,肌肉应注射15-20毫克孕酮和15毫克维生素E,以保护胎儿。
#.幼浣熊育成期。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天,要注意预防中暑和疾病。每天清洗食具,及时清理小房间的粪便和残食,防止腐败。注意笼舍的遮荫和通风,确保充足的饮用水和预防中暑。 9~10个月后,幼浣熊已经长到接近成浣熊的体型,应该进行选种。选种后,种用浣熊和皮用浣熊分组饲养。种用幼浣熊的管理与准备配种期的成浣熊相同。皮用浣熊的管理要注意在小房间铺草,以利梳毛。固定盐,及时清理粪便,防止饲料和粪便污染,特别是圈养皮浣熊应更加注意。
[tag]花卉知识[end]
花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