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葫芦科冬瓜是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植物,遍地栽培。冬瓜喜温耐热,产量高,耐贮运。果实具有解暑解热的功效。种子和果皮也可以入药。冬瓜产量高,是调节夏秋蔬菜淡季的主要蔬菜之一。
播种育苗
播种时间:春季栽培播种期为12月至次年3月,秋季播种期为6月至7月。春季栽培采用育苗移植方法,有利于防寒;育苗采用营养碗、营养袋、营养块(球)育苗。播种前,种子需要浸泡发芽,种子在25-30℃温水中浸泡24小时,在28-30℃的室温下浸泡湿沙布,种子可以在露水后播种。
营养土壤准备:营养土壤准备方法是通过筛肥土壤400-500公斤,加入优质腐烂稳定肥料或堆肥80-100公斤,菜籽饼粉或棉籽饼粉15-20公斤,发酵磷肥10-15公斤混合均匀,然后用粪便水混合,营养土壤可使用。
营养碗、营养坨(球)育苗:将准备好的营养土用水或粪便水混合湿润,用手捏成团,落地后分散。用专用制碗机将营养土制成直径6-8cm、6-7cm的6-8cm的碗,碗中间留一个小孔。也可以用手捏成直径6-7cm的营养坨(球),在坨(球)中央留一个小孔。在小孔里播种一粒种子,然后盖上细土。
营养袋育苗:用废报纸或书刊纸制成高8厘米、直径4厘米的无底纸袋。将营养土放入袋中,将1粒种子播放在袋中的土壤中,深度约3厘米,然后覆盖一层细土。
营养碗、营养袋、营养坨(球)播种后,可以放在苗床或地上,用塑料薄膜覆盖。瓜苗有2叶1心时,可移栽。
定植
定植时间:春季移栽,当地气温稳定在15℃时进行地膜栽培。双膜覆盖栽培12℃以上即可定植。
栽培密度:栽培密度估计品种和栽培方法不同。冬瓜每亩种子300-350株。如果种植在“人”字架上,双蔓单瓜的边界宽度为180-200cm,种植双行,距离130-140cm,每亩种植约500株。单蔓单瓜的种植距离为90-100cm,每亩种植约700株。
水肥管理
施足基肥:冬瓜是喜肥作物,每亩用2000-2500公斤农家肥、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50公斤沟施。插秧地膜覆盖每亩50公斤复合肥、25公斤尿素和20公斤氯化钾。
追肥浇水:冬瓜根系强,但蔓叶繁茂,需肥水量大,要及时提供足够的肥水,才能获得高产。为防止座果过度生长,肥水供应较少,一般追施清粪水1-2次。座果结束后,经常施肥,适当增加浓度,追肥中也可加入少量磷肥或腐烂饼肥。此外,在叶面喷洒3-6次0.3%磷酸二氢钾,以促进座果。夏季过后,雨水较多,要加强排水,如遇干旱,结合追肥或单独浇水防旱。
中耕除草:为了促进冬瓜的根系甚至不确定的根系,需要及时在厢面上进行中耕和除草。幼苗期应深耕,开花期应浅。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种植冬瓜后,整个箱子应松土,播种卷心菜。
“人”字架栽培的整枝引蔓
大冬瓜一般每株只留一个瓜,以主蔓结瓜,留一个侧蔓作为营养枝,其余侧蔓和孙蔓应尽快摘除。瓜蔓长约2米时,开始引蔓上架。为了使瓜蔓在“人”字架上的“龙骨”附近结瓜,应从第12片叶子以上部分上架。采用单蔓单瓜栽培方法时,从第17叶以上部分开始引蔓上架。盘在地面上的部分可以压蔓,促进不定根,增加吸收面积。
小冬瓜座的果实节位较低,蔓长50-60厘米就能引蔓上架。
爬红薯的整枝引蔓
床宽4-5米,种植双行,株距80-100cm。果前留主蔓和侧蔓,其余全部剪掉。让瓜蔓直线爬行,每隔50-60厘米按压一次,当瓜蔓爬到对面的沟边时打顶。
采收
冬瓜一般采用老熟果食用,老熟果皮坚硬厚实。采收前半个月停止施肥浇水,以增强冬瓜的光合作用,降低冬瓜的含水量,从而提高冬瓜的储存时间。采收时一般用剪刀剪下来,以免瓜蔓被拉伤,瓜果也要轻拿轻放,不要碰伤,以便储存。然而,冬瓜成熟后收获。如果收获太晚,冬瓜太成熟,肉质会变软,不耐储存和运输。冬瓜成熟后,表皮较深,绒毛较少,为提高其经济效益,可提前上市。
[tag]花卉知识[end]
花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