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又称凤眼莲、洋水仙、水仙、水生风信子等。它是一种多年生浮水草本植物。它起源于美国,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起源于中国珠江流域。它是一种野生植物。20世纪50年代,它被广泛引进和栽培作为绿色肥料和饲料。在我省池塘和沟堰中栽培较为普遍,产量较高,主要用作猪饲料和绿色肥料。
[(1)习性]
水葫芦喜欢温湿,温度25~35°最适合C生长发育。水葫芦需要大量的肥料,在氮、磷、钾等元素充足的情况下,生长迅速,根据实验,两株母株可在四个月内生长1200多株。当每亩水面生长最快时,每天可增加700公斤新鲜草,一般每亩产量可达5~7.5万公斤;它也可以在相对较薄的水面上生长,但产量较低。水葫芦在原产地周年生长繁殖,没有明显的生长和休眠期。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温度季节的交替,形成了相对的生长和休眠期,7 ~10°C处于休眠状态,10°C以上开始萌发,39°C以.高温生长受到抑制,秋霜冻后迅速枯萎,温度保持在5°C以上时,可在室外自然越冬。水葫芦抗病性强,耐碱性强,酸碱度(pH值)9时仍能正常生长。
【(二)裁培方法】
霜期过后(谷雨),平均气温达到13°C以上时,开始放养。静水面积小于1亩,风口不当时,可直接移入种子:幼苗,放在阳光充足的一侧,让其漂浮生长。在较大的水面或流动的水中放养时,必须用竹竿扎成三角形或方形框架,将水面浮出水面,拉绳系在岸桩上,固定位置,避免风浪冲散或水流带走。每亩放种量可多可少,一般在150~200公斤左右,放种量多,可加速繁殖。水葫芦喜欢肥料,所以放养前要看水质。水质薄的先施部分基肥,每亩施1000~1500kg的堆肥。追肥,每15~20天一次,每次用1000kg左右的堆肥,也可以用水粪泼,或者看叶色。叶色为黄色,可使用0.2~0.4%的稀尿素或1。 ~ 喷施3%碱酸铵液。在村庄附近,生活用水流入的池塘或沟堰一般不施肥。生活污水足以为葫芦的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如果蚜虫受到伤害,可以用40%的乐果乳稀释200倍的喷雾。
[(3)采收]
放养1~2个月后,当植物生长繁殖非常茂盛时,就可以开始收获。每周可收获一次,每次收获量约为总量的四分之一,最多不得超过三分之一-.采摘后,留在水面上的植物应均匀分离,以便继续繁殖。秋季过后,植物生长减弱,收获间隔应较长。一般来说,它们应该在15天左右收获一次。当植物进入相对休眠阶段时,应停止收获,以保持种植和越冬。
【(4)留种】
我省冬季气温较低(0)°C左右),水葫芦不能在室外自然越冬,必须采取防寒措施才能越冬。目前常用的越冬方法有:
(1)塑料薄膜覆盖:选择靠近水源、排水灌溉方便、避风阳光、土壤肥料的地方建造温床,温床保持30cm深,平均每亩1000~1500kg稳定肥料作为基肥。放入幼苗后,覆盖塑料薄膜,晚上覆盖草帘保温,白天打开草帘,阳光加热,温度过低应在温床内生火。
(2)温泉水保种:将温泉引入水池,放入幼苗中,经常补充泉水,保持适宜的水温。
(3)温室种植保护:如果条件允许,在塑料温室或玻璃房池(每平方米5公斤)放置幼苗。依靠阳光的加热,白天的室温可以保持在20度°C左右,晚上不少于10°C,这种越冬效果好,但成本高。水葫芦具有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从腋芽生长成爬行枝,形成新的植物。母株与新株之间的匍匐枝非常脆嫩,断开后,即成为独立的新植株。新植物形成新植物,产量极高。此外,水葫芦还可以用种子繁殖。水葫芦开花前后,应适当施肥并人工授粉,其结实率可高达80≈90%。
开花45天后,收获种子,确保种子饱满。播种前将种子放入25°在C以上的水中浸泡10天,然后在柔软的泥浆表面播种以保持湿润,温度要求为30°C左右,经7~ 发芽9天。从发芽到成苗大约需要35~45天。出现5~ 6片叶时。叶柄开始膨胀,可以用浅水培养。到了9片叶子,就可以入池放养了。种子繁殖的优点是避免了越冬管理过程,节省了劳动力和时间,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繁殖数量,但发芽和幼苗生长缓慢,放养延迟,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tag]花卉知识[end]
水葫芦,花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