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豆是一年中常见的蔬菜。对于种植芸豆,只要管理得当,基本上可以高产。那么如何种植高产芸豆呢?希望大家仔细阅读以下文章。记得集中注意力。
芸豆栽培时间
芸豆适宜播种时间长,当土壤5cm深处地温稳定通过12℃时即可进行春播;夏播在收获前茬作物后,及时抢水灭茬播种。穴播、条播均可。芸豆种植密度应稀而不密,过密倒伏严重,结荚率低。一般播量为小芸豆30-45kg/hm2,中大芸豆60~75kg/hm2。播种前施肥,注意种肥隔离。一般种肥应施在4~5cm处,避免同位种肥,避免烧种;每穴播3~4粒种子,播深4-5cm,最后覆土。
芸豆栽培的茬口安排
芸豆虽然耐瘠耐旱,但为了高产高效,应选择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的平川或平地,土壤pH值应为6.0-75,避免低洼易涝。芸豆忌茬、迎茬,严禁在豆科作物茬上种植,前茬以小麦、玉米、马铃薯、亚麻等茬为宜。芸豆叶出土时,幼芽顶土能力弱,需要精细整地,最好深秋松平翻地。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捡残茬),深12~15cm,然后起垄镇压,达到待播状态;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应先深翻或深松,深翻深15~18cm,深松深25~30cm,然后整地直至待播状态。
播种前种子处理芸豆
选择熟期适宜、产量高、质量高、抗逆性强的优良芸豆为主要品种。种子选择后,可机械选择或人工粒选择,选择饱满有光泽的种子,去除病斑、破碎粒、杂粒。处理精选种子后,播种前2~3d可用1%福尔马林溶液浸泡20min,再用清水冲洗,杀灭种子表面的炭疸病菌。用温水(40℃)浸泡3~4h后,在25~28℃温度下发芽24h,胚根顶破种皮(即吐白),放在阴凉处播种。播种前1~2d可与占种子重量5%的50%多菌灵可湿粉混合,防止根腐病。
芸豆施肥
芸豆施肥应分层施肥,重施磷钾肥,少施氮肥。
基肥
每公顷腐熟优质农家肥15000~结合整地一次性施用3000公斤。
种肥
每公顷施磷酸二铵67.5~75.kg、尿素37.5~45.0kg,硫酸钾37.5~40.5kg。
追肥
在芸豆开花期或结荚期喷施叶面肥1~2次,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1.5次kg,叶面喷洒450公斤水。
芸豆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
芸豆出苗后,应及时进行苗木和定苗,幼苗出现3~4片真叶时应进行间苗,一般每穴留苗1~2株。
中耕除草追肥
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适量的磷钾肥。施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花前少施,花后适量,结荚盛期重施,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另一种是在花前花后贫瘠地追氮。
灌水
灌溉与施肥相结合,一般在苗期、开花期各浇水一次。
芸豆生长期及时浇水
芸豆喜欢中度湿润的土壤条件,不耐早、不耐涝。在生长过程中,适宜的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空气相对湿度为80%。苗期、抽蔓期应以扎根、坐花为主,为防止茎蔓过度生长,应少浇水,勤耕中耕。开花期对士壤水分反应最敏感,开花期土壤干旱时,落花率高,导致产量低。所以芸豆除了在幼苗后轻浇一次水,直到第一层果荚坐牢这段时间,应该中耕2~3次。开花结荚时,结合追肥再浇一次水,然后保持土壤干湿,即“干花湿菜”的浇水经验,以增加豆荚的产量和质量。
防治病虫害
虫害防治
地虎、斑虫、豆荚是芸豆常见的主要害虫,地虎危害幼苗,斑虫危害花蕾和花朵,豆荚危害叶片和幼豆荚。苗期地虫可统杀,用量15袋/hm2,保证全苗一次。在开花期间,用21%杀死3000倍液体或30%甲胺菊脂1000倍液体,在植物基部喷洒液体,防治斑虫成虫。在进入花冠之前,在对豆荚造成伤害之前,每隔3~4d喷洒90%敌百虫或乐果800~1000倍液,连续喷洒2~3次,效果明显。
病害防治
芸豆病主要包括叶锈病、褐斑病、角斑病和镰刀菌枯萎病。前三种可用于0.5%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喷洒,镰刀菌枯萎病可用于75%百菌清1600倍液或70%敌克松1500倍液喷洒。同时,为了保证增产收入,必须加强鼠害防治。
适时收获
及时收获和颗粒仓储是保证芸豆丰产和丰收的重要环节之一。芸豆(尤其是蔓生芸豆)的豆荚成熟期较长,早晚成熟不一致,收获较早,影响籽粒饱满度;收获较晚,产量因油炸豆荚或雨天而丧失。一般情况下,当80%由绿变黄,颗粒变成固有形状和颜色,颗粒含水量约为40%时,应开始收获。上年10:00前或下午16:00后每天采收,防止爆炸造成损失。采收时可连秧拔起,推放在干燥处风干后脱粒。一般芸豆收获质量标准:水分14%以下,杂质0.5%以下,异色粒不超过1%,不完善粒不超过3%。
[tag]花卉知识[end]
花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