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栽培管理技术】
【(1)播种育苗】
1)播种季节。葫芦不耐高温。在保护区用营养碗育苗可以提前延长生育期。长江流域通常在惊蛰前后在温床上播种,福建在雨水到春分之间在冷床上播种。广州春季早熟葫芦种植于12月至次年1月,秋季种植于7月至8月。中熟葫芦广州在3月至7月播种。
2)浸种催芽。选择饱满的种子,用55℃和温水烫15~ 20分钟或用药物浸泡消毒。葫芦皮厚,毛茸茸,不易透水。浸泡和发芽需要16~24小时,浸泡期间需要1~2次清水。种子吸收足够的水分后,取出,稍微晾干。当外面没有水膜时,用湿纱布包裹,在30℃的条件下外包一层塑料薄膜发芽。大约4~6天后就可以发芽了,在发芽过程中,需要用温水清洗2~3次,防止种子腐烂。
3)育苗。播种前,准备好营养土(30%的腐熟细碎圈肥和70%的床土)和营养碗,把土放在碗里,浇透水放好。每碗中央放一粒出芽种子,注意芽口朝下,覆盖细土1~1.5厘米厚。覆盖土壤后,覆盖严格的塑料薄膜,晚上覆盖芦苇垫和草垫。白天,利用阳光提高苗床温度,将床温控制在25~ 30℃,。出苗时,白天床温控制在20~25℃,晚上不低于15℃。当外部温度达到20℃以上时,塑料薄膜可以通风,当温度下降时,应注意覆盖保温。幼苗4叶1心即可定植。
2)整地、作床、定植葫芦根系浅,需要大量的水和肥料,种植地需要深耕,多施腐熟堆肥,最好在秋季前清理,每667米2施腐熟堆肥或池泥5000~10000公斤。然后深耕。秋耕后,干旱地进行冬灌耙平,以蓄水保湿。秋耕后多雨或水分好的地区不平整,以促进土壤风化。春耕或夏耕时,浅耕耙平作床,然后按行开沟,每667平方米施优质腐熟混合粪肥1000~1000 500公斤,或用粪干、饼肥、毛肥100~200公斤,混土平整沟底,供定植。可在1.3米宽的床上种植2行,株距60厘米,每667平方米种植1行 600株左右。株距26~33厘米,也可在宽2.7米的边界两侧各行一行。选择晴暖的天气进行定植,因为葫芦幼苗柔嫩,移植时要用手轻轻捏嫩茎,以免损伤幼苗。注意不要散土坨,以免伤根。幼苗种植后,可在周围地面撒一些切碎的稻草,防止雨溅泥浆粘附幼苗。
2)整地、作床、定植葫芦根系浅,需要大量的水和肥料,种植地需要深耕,多施腐熟堆肥,最好在秋季前清理,每667米2施腐熟堆肥或池泥5000~10000公斤。然后深耕。秋耕后,干旱地进行冬灌耙平,以蓄水保湿。秋耕后多雨或水分好的地区不平整,以促进土壤风化。春耕或夏耕时,浅耕耙平作床,然后按行开沟,每667平方米施优质腐熟混合粪肥1000~1000 500公斤,或用粪干、饼肥、毛肥100~200公斤,混土平整沟底,供定植。可在1.3米宽的床上种植2行,株距60厘米,每667平方米种植1行 600株左右。株距26~33厘米,也可在宽2.7米的边界两侧各行一行。选择晴暖的天气进行定植,因为葫芦幼苗柔嫩,移植时要用手轻轻捏嫩茎,以免损伤幼苗。注意不要散土坨,以免伤根。幼苗种植后,可在周围地面撒一些切碎的稻草,防止雨溅泥浆粘附幼苗。
3)中耕管理藤蔓支架前,多次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促进发根和缓苗。中耕时,植物靠近浅锄头,远处深锄头,避免锄头动土块影响缓苗。一般中耕松土3~4次。
4)立支架、整枝、性别抽藤后,控制葫芦一般用2.7~3.0米长的竹竿搭成人字架,在1.3米左右交叉。为方便侧蔓攀援和人工分层绑藤,在人字架上用小竹竿或粗草绳设置2~3个横架。平棚栽培晚熟葫芦比较好。爬葫芦没有支架,注意压蔓以防风害。葫芦的开花习性是主蔓雌花迟缓。例如,杭州长葫芦很少在第一节到第二十节生雌花,而子曼和孙曼从第二节开始生雌花。晚熟的葫芦主蔓、子蔓雌花迟,而孙曼、曾孙曼雌花早。因此,在栽培晚熟品种时,在蔓上棚后留下6~8片叶子,及时采摘主蔓及其子蔓,以促进其孙蔓及其曾孙蔓的发生。长颈葫芦、细花、大花、花葫芦、青葫芦等中熟品种,主蔓上棚后即可摘心。子蔓结果后再摘心,以促进其多生雌花及结果。栽培地瓜也应进行二三次摘心。早熟的葫芦不能摘心。为了促进雌花的早期发生,当葫芦幼苗在第四至第六片叶子上喷洒乙烯利150毫克/升叶子两次时,可以使主蔓从第八节到第九节到第二十节,从原来的雄花到每一节雌花,使早期产量大大增加,总产量也增加。人工辅助授粉对提高产量有显著作用,一般在晚上开花时进行。
5)水肥管理对水肥的需求量很大,需要多次追肥。肥料、有机肥或复合肥可用于追肥——开花结 果期前,每3~4天追施一次,进入结果期后,随水追施,每667平方米追施20~30公斤复合肥。葫芦喜欢完全肥料,避免单施氮肥。应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最好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开花坐瓜时要控制浇水,防止化瓜。进入结果期后,应及时浇水,夏季炎热,早晚浇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积水伤根。
【(2)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特别是雨季,其绵腐病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影响了葫芦的产量,从而影响了春季葫芦生产的进步和发展。
1)白粉病。主要危害葫芦的叶子,也危害茎蔓和叶柄。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白色粉斑,发病严重时,粉斑覆盖整个叶片。
防治此病的药剂有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的粉锈宁愿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0%的多硫胶悬剂1000倍液。每7~9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可控制危害。上述药物应交替使用,以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
2)病毒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后,叶片呈黄绿色斑点、黄花皱缩或深绿色花叶。预防此病应从加强栽培管理入手,如培育壮苗、合理施肥浇水、及时清除病株、尽快预防蚜虫等。蚜虫可喷布速杀丁2000倍液,或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
3)绵腐病。主要是害果实。贴在土面上的瓜先发病,病部初呈棕色水浸状,然后迅速变软,导致整个瓜变成棕色软腐。湿度高时,病部长出绵毛。一般采用综合防治方法来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农业防治:种植前,彻底清除田间残枝、病叶和杂草:选用健康无病的葫芦苗:深沟高床,防水,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床面覆盖地膜。化学防治:苗期发病可喷洒以下化学药剂,如72.2%普力克水剂600~ 7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粉500倍,64%杀毒明矾可湿粉5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粉600倍液,18%甲霜胺锰锌,47%加瑞农可湿粉800~ I 交替喷洒000倍液体。雨季10天左右一次,连续防治2次 ~3次:波尔多液充分喷洒葫芦果实,使其表面形成保护膜,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4)葫芦苦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在某些地方,整株植物经常严重受苦,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基因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产生葫芦苷B(G2H。Q)造成的。这种苦味与外部环境和栽培条件无关。预防葫芦苦味的根本措施是:在引入外国品种时,必须与当地品种杂交,以确定它们是否属于相同的基因类型。如果它们属于相同的基因类型,它们可以被大量引入。
(3)采收与留种】
葫芦初收嫩瓜适季开花后15~20天,果皮白毛时收获。第一瓜及时收获,旺果期收获适期为开花后11~-14天。一般每667米2产1 500~2 500公斤,中晚熟葫芦一般 667米2产2 000~ 3500千克。葫芦留种应选择具有典型品种特征、生长强、抗病性强、结果早的植物作为留种植物。第二个葫芦留种,其余的小葫芦和雌花都摘下来,隔离,防止混合,增加磷肥,促进种子丰富。瓜皮坚硬,肤色由浅绿色变为棕色,是完全成熟的标志。将留种果摘回通风处,煮10天左右剖瓜取出种子,或挂到次年播种时再取出种子。每种留种果实可收籽250~350粒。
[tag]花卉知识[end]
花卉知识